「嗨!你們好!」親切地向我們打招呼的是曙旅的函恩。
曙。旅 工作室位於臺灣的極東邊馬崗,一個約有40戶的小漁村,創辦人函恩承租了前身是馬崗記憶生活館的空間,原本文化相關物品及佈置也都沿用,延續這份美好回憶。她與夥伴們希望藉由工作室搭配在地導覽、海女體驗以及石花菜等相關手作,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馬崗,並與社區建立情感與連結。
當天,我們便徹底慢下了腳步,走進了馬崗。
因為潮間帶濕滑,曙。旅準備的是稻草稈編製的草鞋供遊客使用,雖然,現在大多都是穿著「菜瓜布鞋」到潮間帶,並且草鞋必須從外地買進,因沒有原料且會編織的人也不多,但是,體驗到這古代人的工藝,卻是令我們印象深刻。
穿草鞋也是需要技術的!
讓人沒想到的是,潮間帶體驗第一個卡關的點竟然就是穿鞋子!感謝海女鳳嬌姨以及函恩的示範教學,一想到腳上的草鞋有可能會被海浪沖走,大家的穿鞋過程突然變得異常認真~
***來參加海女體驗活動時,請多帶上襪子哦~防磨腳,也能有所替換。***
聽著鳳嬌姨介紹不同季節,使用不同工具,採集不同的海藻及海產。再說到去年因為氣候的關係,髮菜大量生長,今年卻幾乎看不見。海女完全就是看天吃飯阿!這份工作的不容易,更是深植我們的心中~
跟著鳳嬌姨走到她們平時採集的地方,短短一小時就找到許多大自然的寶藏!她告訴我們海藻及其他生物的種類,夥伴亞蒨體驗人生第一次的吃生蠔就獻給馬崗了,海味濃郁,鮮甜而不腥,感謝蚵仔!後續還看到了鐵甲(石鱉)、笠螺、蜑螺、幾隻不同種的螃蟹,在一個廢棄的九孔池裡發現滿滿的條紋柱唇海兔以及一坨坨的海兔卵,還在礁岩上數了好幾隻擱淺的藍色軍艦──僧帽水母!
潮間帶探索後,回到工作室體驗了手作手抄紙,它有個很美的名字「浪花下的海紙」。
函恩將廢紙打成紙漿,加上剛在潮間帶採集到的不同顏色海草,讓原本將被拋棄的東西誕出新樣貌,晾乾後可做為明信片,蓋紀念章或寫上祝福的話語,這邊可以直接幫忙代寄。
一邊拿著這充滿海味的手抄紙,一邊品味著海草比司吉,喝著鳳嬌姨自己熬的石花凍飲,真是愜意到不行啊!
推薦我們來的泰佑老師帶我們走進這馬崗漁村,介紹著這裡的石頭屋以亂石砌居多,原料以砂岩、咾咕石建成,家境富裕的石況與一般人家的有所不同,甚至會千里迢迢將石頭運送過來。
不過,石頭屋卻是冬冷夏熱。夏天往往大人會帶著小孩,一同睡在防浪外牆上;冬天一陣陣寒風吹進屋裡,便使後代使用了水泥漿縫隙補上,更是為了保護屋況,然而,這也成了無法認定為文化資產其中的一個原因。
一個個的告示牌:私人土地,請勿擅入。卻是,居住在這好幾世代的居民,最深的傷痛。
上百年前便在這邊生活的村民,因不知道需要做土地登記,被其他人士登記後,只能爭取持續付著租金,取得地主口頭約定在這居住,住在祖先們搬來的一塊塊的石頭,打造出居住百年不畏風雨的石頭屋,卻在如今收到存證信函,被通知必須搬遷,因為土地已被地主賣給了財團。
無法想像馬崗這裡即將成為一個渡假村,一個充滿觀光客的渡假村,沒有地契的居民、上百年的石頭屋、海女文化,都即將成為歷史。
邊走邊摸著石頭屋,聽著泰佑老師慟心的話語,想著不知道它們還能被保存多久,便請泰佑老師幫我們與石頭屋合影了一張照片。
泰佑老師說:「我們希望帶更多人來了解馬崗,我們不希望這個地方就這樣默默的被消失了。」
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是從馬崗回來後一直迴盪在我們心裡的一句話。
至少持續關注,告訴更多人關於馬崗的這些事,向他人分享海女文化的美好與有趣之處,與關心這件事的人站在一起,也與環境站在一起。
如果大家有空的話,歡迎到臺灣的極東之地,參加曙。旅的在地導覽,一起關心發生在馬崗的大小事,與在地的組織一起守住這份美好!
**謝謝泰佑老師提供馬崗以及生物攝影照片**
推薦閱讀 → 綠色旅遊指南:6個例子讓你的旅行更有意義
延伸閱讀 → 永續旅遊第一招:「環保旅館」或「環保旅店」?
最後更新日期:2024-02-29